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家庭、婚姻与外来媳妇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蒜岭家庭结构特征:核心家庭众多,主干家庭偏少;蒜岭村的分家分为传统式分家与突击“分家”,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该村华侨华人按户赠送礼品,促成蒜岭村发生突击“分家”现象。其次,文章介绍了当地婚姻状况变化,包括通婚圈、配偶认识途径、结婚自由度、初婚年龄的特点及其历史变化。在蒜岭,长期以来的通婚圈不大,受方言及习俗的影响,多集中在蒜岭本村及莆田以北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出现外来媳妇。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家庭成员结构状况
- 一 蒜岭家庭结构特征
- 二 传统式分家与突击“分家”
- 三 妇女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婚姻状况变化
- 一 以蒜岭为原点的扇状通婚圈
- 二 自由恋爱成为结成婚姻的主流
- 三 婚姻自由度显著增大
- 四 初婚年龄推迟
- 第三节 外来媳妇
- 一 蒜岭外来媳妇概况
- 二 蒜岭村迎娶外来媳妇的优势
- 三 外来媳妇的流入渠道
- 四 外来媳妇在蒜岭的适应、融合与她们的“我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