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第二节 1949年以后的村庄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
第二节 1949年以后的村庄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

作者:郁贝红

##郁贝红

所属图书:侨村蒜岭的变迁

图书作者:郁贝红

出版时间:2010年04月

报告字数:544字 报告页数:1页
摘要: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直至改革开放前为止,国家强调的是阶级斗争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人民公社成立后,村庄的公共管理机构是生产大队,基本上没有进行村庄公共建设的意识,不可能进行公共建设和公益建设。但是一些宗族领头人和乡老依然关心着村庄的公共生活和公益事业。改革开放后,蒜岭大队(后来为村委会)开始积极引进侨资,对蒜岭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进行了全面的建设和改造。
文章目录
  • 一 由村民推动海外捐资的公共事业建设
  •         1.对公共建设无作为的生产大队
  •         2.村民促成了蒜岭小学的重建
  •         3.全镇第一个亮起电灯的村庄
  •         4.武当别院的重建
  • 二 侨资大力捐建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时期
  •         1.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         2.在公益设施建设方面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