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土地制度变动与封建宗族制度的解体
土地制度变动与封建宗族制度的解体

作者:王瑞芳

所属图书:土地制度变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革

图书作者:王瑞芳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报告字数:31428字 报告页数:36页
摘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区土改运动中,中共以强大的政治威慑力为后盾,强制性地介入广大乡村,不仅没收了宗族势力占有的大量土地,摧毁了封建家族制度的经济基础,而且打倒了把持乡村政治权力的族长,没收了祠堂,焚毁了家谱,彻底摧毁了封建宗族制度。在中国乡村社会延续千年并占统治地位的宗族势力,遭受致命打击并由此衰落下去,变成一种家族残余势力。在中共和人民政府的不断宣传和启发下,农民的宗族观念开始淡薄,“亲不亲一家人”的口号,开始被“天下穷人是一家”的口号所取代。他们逐渐认识到:天下农民是一家,宗族亲不如阶级亲,同宗同姓是分阶级的。阶级意识取代宗族观念,并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的主流思想意识。
文章目录
  • 一 “公田”是封建宗族制度的物质基础
  •         (一)“公田”在南方各省占有较大比重
  •         (二)族田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 二 没收“公田”与宗族制度的瓦解
  •         (一)没收“公田”政策
  •         (二)封建宗族制度的瓦解
  •         (三)农民阶级意识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