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中作为政权执行机关的农会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中作为政权执行机关的农会
报告字数:32659字
报告页数:46页
摘要:从大革命失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20余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当局于其统治区域内建立农会以整治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在自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内相继建立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农会组织,如苏维埃区域的“贫农团”、抗日根据地的“农救会”、解放区的“农民协会”等。革命根据地的农会组织呈现出组织名称的多元性、组建方式的策略性、组织系统的不完整性以及气势影响的有限性等时代特点。从其性质和功能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广大贫苦农民为主体的、作为革命政权合法执行机关的社会组织,它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与乡村政权的组织建设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目录
- 一 大革命时期准政权性质农会的最终消退
- 二 苏维埃区域的农会组织
- (一)红色苏维埃区域的建立与发展
- (二)贫农团等农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 (三)苏区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 (四)苏区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 三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农会组织
- (一)“农救会”等抗日农民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二)抗日根据地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 (三)抗日根据地农会组织的主要活动
- 四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农会组织
- (一)解放区农民协会的重新活跃
- (二)解放区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与相关规定
- (三)解放区农会组织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 五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农民组织的基本特征
- (一)组织名称的多元性
- (二)组建方式的策略性
- (三)组织系统的不完整性
- (四)组织性质的政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