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扶贫(20世纪90年代)——“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与农业商业化
扶贫(20世纪90年代)——“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与农业商业化
报告字数:35794字
报告页数:45页
摘要:国家在少数民族山区实施的开发式扶贫工程(温饱工程、公共建设工程、调整产业结构等),为什么当地农民不领情呢?开发式扶贫策略为什么会造成干群关系冲突呢? 国家“贫穷落后”论述及其扶贫实践对当地少数民族生计和文化身份认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小春经济作物和公共设施的扶贫开发经营过程中,村干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文将继续探究地方国家的“贫穷落后” 论述及市场化的开发式扶贫,如何造成干部统制新衰变及其后果。
文章目录
- 一 “四不通”与“扶贫路”
- (一)“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
- (二)复出与“扶贫路”
- (三)第二次下台与“拍卖磨坊”
- 二 农业商业化与“烂尾工程”
11080582 - (一)长官意志与“种甘蔗”
- (二)村民直选与“种洋芋”
- (三)“烂尾工程”与第三次下台
- 三 干部统制新衰变
- (一)扶贫经营政治
- (二)扶贫经营政治的后果
- 四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