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业社会学的渊源及主要理论问题
农业社会学的渊源及主要理论问题

作者:朱启臻

所属图书:农业社会学

图书作者:朱启臻

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报告字数:24334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对社会学在农村发展决策方面有所作为的期望诱发了农业社会学的产生,对农村和农民解释的困惑和模棱两可是由于对农业理解的缺乏。农业的本质是什么?农业要向何处去?哪一种农业模式更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农业安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农业政策制定的基础。在美国和欧洲,农业社会学是20世纪70、80年代为挽救农村社会学的“迷惘”和“危机”而诞生的。当时,农业社会学的倡导者喜欢直接称农业社会学为“新农村社会学”。由此可见,农业社会学在西方是农村社会学自身发展的一个阶段性产物。因此,要探讨农业社会学的渊源,就必须追溯农村社会学的发展脉络。
文章目录
  • 一 农村社会学脉络下的农业社会学
  • 二 农业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议题
  •         (一)1990年之前:农业社会学的兴起
  •         (二)1990年:农业社会学的标志性进展
  •         (三)21世纪:农业社会学的新议题
  • 三 农业社会学的主要理论问题
  •         (一)关于家庭农场的争论
  •         (二)关于国家农业政策研究的两种相对立的理论
  •         (三)关于地区不平等的理论流派
  •         (四)关于农业生态学的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