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冀南农民家庭子女数量变动考察:1930~1990年代
冀南农民家庭子女数量变动考察:1930~1990年代
报告字数:36506字
报告页数:53页
摘要:20世纪是中国农村发生重要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尤其是1940年代末以来,土地改革、集体经济制度建立和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直接对民众的生存环境带来变化。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冀南地区(主要是河北省磁县)农民家庭人口状况,并发掘相关档案资料,拟对20世纪几个主要时期以及其重要社会变革前后冀南农民家庭子女数量的变动历程作一纵向考察和比较,以便对当代中国人口转变有具体的把握。
文章目录
- 一 简单说明
- 1.问卷调查数据
- 2.档案资料
- 二 土改前
11093192 家庭成年子女数量考察 - (一)70岁以上调查对象父亲和本人兄弟姐妹数量
- (二)60~69岁调查对象父亲和本人兄弟姐妹数量
- (三)50~59岁调查对象父亲兄弟姐妹数量
- (四)相关研究的考察
- 三 土改后不同时期家庭子女数量
- (一)土改前结婚妇女生育子女数量及其性别构成
- (二)1947~1956年结婚妇女子女数量状況
- (三)1957~1965年结婚妇女子女数量状況
- (四)1966~1970年间结婚夫妇生育数量
- (五)1971~1980年结婚妇女子女数量状況
- (六)1981~1996年结婚妇女子女数量状况
- 四 村落家庭子女的构成状况
- (一)问卷调查资料对家庭子女结构状态的反映
- (二)传统时代村落家庭子女构成
- 五 讨论
- (一)传统时代的子女数量特征
- (二)土改后农民生存环境的改变与子女数量的增加
- (三)1970年代后期以来的家庭子女数量的改变
- (四)关于多子多福观念的阐释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