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黄泛区的挽歌
黄泛区的挽歌

作者:刘仰东 夏明方

刘仰东 夏明方##刘仰东 夏明方

所属图书:灾荒史话

图书作者:刘仰东 夏明方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报告字数:8928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汤是指汤恩伯),这是抗日战争期间流传于河南人民中间的一句口头禅。它不仅形象地反映了河南人民交相承受天灾与人祸的双重煎熬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差不多也可以用来概括八年抗战期间整个中国自然灾害的面貌、特点与规律。从当时灾害发生的种类来说,危害最严重的莫过于水、旱、蝗三灾了。从灾害发生的原因来说,以“汤”为代表的人祸即人为的因素要比自然因素更加突出,更加明显。就纯自然的致灾条件而论,此一时期固然不能说风调雨顺,但总的来说,气候的恶劣程度相对而言比从前要轻得多,至少也不会更加严重。根据《中国历史大洪水》一书的记载,这一时期除了海河流域、淮河支流沙颍河地区分别于1939年、1943年出现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外,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松花江流域都没有出现特别异常的雨情汛情。然而无论是水灾、旱灾,还是与之伴随而生的蝗害,它们造成的后果并不亚于此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其中的缘由,首先就在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摧毁了中国原本十分落后的防灾救灾体系,其次就是国民政府消极的抗战路线、日趋腐败的政治统治和日渐沉重的经济勒索,又间接直接地加剧了灾害发生的频率,导致灾荒的扩大。在这里,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口及其形成的长达九年的黄泛灾害无疑是最典型的例证,也是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在天、人交迫之下苦难深重的一个缩影。
文章目录
  • 1 扒决花园口
  • 2 一决九年患
  • 3 重建家园梦难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