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制度的当代建构与改革态势——以国家艺术理事会制度为例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制度的当代建构与改革态势——以国家艺术理事会制度为例

作者:陈鸣

陈鸣##刘新成 张永新 张旭

所属图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

图书作者:刘新成 张永新 张旭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报告字数:14139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在二战结束以后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西方国家的公共文化管理制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本文试图从国家艺术理事会制度的角度探讨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制度的当代建构与改革态势。西方学者将国家艺术理事会称为“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或“准政府组织”,以区别于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准确地讲,国家艺术理事会是一种政府行政系统之外的国家公共文化管理的制度形式,旨在代表国家从事本国公共文化的服务和管制。笔者认为,国家艺术理事会制度为我国设计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一种现代国家的样本。它使我国可以探索在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与社会民间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之间建立起第三种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进而形成以文化部、国家艺术理事会、社会民间三大系统鼎足而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章目录
  • 一 国家艺术理事会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背景
  •         1.通过建立国家艺术理事会制度的方式构建现代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
  •         2.通过创建国家艺术理事会制度的途径谋求本国公民的文化福利
  •         3.通过创建国家艺术理事会的制度形式致力于保障国家文化主权
  • 二 国家艺术理事会制度的改革态势
  •         1.文化部制度的产生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文化管理的制度性重组,并最终确立了国家艺术理事会与文化部双重系统的国家公共文化管理体制
  •         2.管制改革的浪潮促发西方发达国家探索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结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制定并实施国家艺术理事会的企业化治理战略
  •         3.国家艺术理事会以“一臂之距”和同行评估的原则奠定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基础和运作机制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