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组织与社会关系网络
摘要:本文讨论了社会学中社会网络学派的理论思路。这个流派的基本思路就是用结构来讨论问题,从社会结构或网络结构来研究社会行为。社会网络研究的兴起填补了制度学派研究遗留下来的空白,它为解释个体行为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最后,本文将交易成本学派、制度学派和社会网络理论这三个思路做了一个比较,建立了一个比较理论研究的框架。
文章目录
- 需要解释的组织现象
- 科尔曼的问题
- 社会网络学派的回答:两个思路
- 齐美尔的基本思路
- 社会网络功利性的思路
- 从“内嵌性”到“结构洞”: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
- 格兰诺维特的“内嵌性理论”
- 博特的“结构洞理论”
- 社会网络学派的实证研究
- 小结
- 制度的微观基础:制度学派框架内的一个尝试
- 共享观念的微观基础
- 组织趋同性的微观基础
- 采纳与持续
- 比较理论分析:三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不同经济形式和三种机制
- 机制间的关系
- 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小结
-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