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声誉制度的比较研究
声誉制度的比较研究

作者:周雪光

所属图书:组织社会学十讲

图书作者:周雪光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报告字数:34067字 报告页数:37页
摘要:本文讨论了声誉现象的三种不同理论逻辑。第一,经济学家把声誉看做是一种资本“商品”,对其投资可以在未来得到回报。第二,社会网学派认为关系网络是建立在人们对组织间“社会地位”的一致认识之上的,不同组织的声誉通过这些的认同得到确立。第三,制度学派认为声誉是社会承认逻辑的产物,如果行为、产品或制度是在理性自然的基础上得到承认,它们的合法性越强,它们越容易得到社会承认,就越可能得到更高的声誉。
文章目录
  • 需要解释的组织现象
  • 经济学的解释逻辑:声誉=信息
  •         阿克罗夫的问题
  •         达斯古波塔的模式
  •         几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         讨论
  • 一个社会网络理论的解释逻辑:地位=信息
  •         问题的提出
  •         社会关系网络的解释逻辑
  •         讨论
  • 声誉:一个制度学派的解释
  •         社会承认的逻辑:一个制度学派的理论框架
  •         实证意义
  •         合法性的基础与声誉等级制度的分布
  •         社会领域内部的组织程度与声誉的分布
  •         小结
  • 几个研究课题
  •         职业声望的重新解释
  •         “导师崇拜”现象的思考
  • 小结
  •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