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妇女与流动
妇女与流动

作者:韩嘉玲 张妍

所属图书:中国妇女发展20年:性别公正视...

图书作者:柯倩婷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报告字数:22445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将国际准则、国际框架、国际指标等话语体系引入中国,全面影响了中国妇女的生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妇女的就业渠道得以拓宽,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就业途径、方式和流动模式更加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女性流动人口主要是以“打工妹”的身份出现,主要就职于几个经济特区的出口加工业,年轻、未婚、打工赚钱是她们的共同特征。到20世纪末,女性流动人口已不仅仅是年轻、未婚的女性,已婚甚至生育的中青年农村女性也加入其中,她们或者单独出行,或者以“举家迁移”的形式流动(叶文振,2009:54~60),流动所产生的影响亦从农村女性个人延伸到农村家庭。然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村妇女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面临更多的困境。因此,本章将研究对象限定为有农业户口但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城镇进行非农就业或生活的农村妇女,重点概述了中国女性流动人口在家庭地位、婚姻、就业、自主性、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分析与流动妇女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进展和不足及其对流动妇女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法规未来可以改进的空间和方向。
文章目录
  • 一 人口迁移流动的国际国内背景
  • 二 中国流动妇女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流动妇女的就业状况
  •         (二)社会保障水平低
  •         (三)流动妇女的健康状况
  •         (四)婚姻家庭的脆弱性突出
  •         (五)流动妇女的政治参与率低、社会融入困难、社会网络有限
  •         (六)流动妇女的土地权益受到侵害
  •         (七)流动妇女面临被拐卖和被迫卖淫的风险
  •         (八)流动妇女的社会边缘化问题突出
  •         (九)社会性别规范仍存在对流动妇女的隐性歧视
  • 三 影响流动妇女发展的政策分析和评价
  •         (一)有关流动妇女生存发展的法律政策分析
  •         (二)相关政策对流动妇女生存发展的影响
  • 四 促进中国流动妇女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         (二)完善与流动人口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         (三)做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间的衔接工作和配套制度改革
  •         (四)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升流动妇女的发展能力
  •         (五)进一步完善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机制
  •         (六)加强对不同流动妇女群体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