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三社联动”的老年社区照顾及人文关怀——以居家养老合作社——社会工作介入特殊老人社区照顾服务项目为例
“三社联动”的老年社区照顾及人文关怀——以居家养老合作社——社会工作介入特殊老人社区照顾服务项目为例

作者:陈安娜 吴耀健

所属图书:中国贫困人群的社工服务

图书作者:李昺伟 吴耀健 郭思源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报告字数:15797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三社联动”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机制发源于重庆,即“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2015年,“三社联动”机制建设成为民政部推动的社区治理创新的主题,强调社区自治功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和壮大社会工作队伍。本案例所介绍的居家养老合作社——社会工作介入特殊老人社区照顾服务项目,就是一个在养老议题上落地探索和丰富“三社联动”机制内涵的例子。这一项目推动了社工机构与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企业跨团队、跨机构分工工作模式的形成,初步建立了社区照顾(生活照料、健康照顾)和社区关怀(家庭关怀、邻里关怀、义工关怀和老人互助平台)两个体系,并初步针对高龄独居老人、高龄空巢老人两个特殊老人群体探索了以老人为中心的社工介入模式。基于对国内外及安徽省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不足的认识,笔者认为该社工机构在孵化社区照顾组织、使服务覆盖社区零散老年群体、提供人性关怀服务等方面体现了社工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价值。未来,养老议题的“三社联动”机制需要政府逐步明确居家养老服务的定位,不能停留于一刀切的、企业参与其中的家政服务,要鼓励民间非营利组织多元化参与,让专业化社工服务经验得以推广和完善。
文章目录
  • 一 国内外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反思
  • 二 项目实施地及项目实施方的居家养老服务概况
  •         (一)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情况
  •         (二)爱邻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 三 居家养老合作社——社会工作介入特殊老人社区照顾 服务项目的“三社联动”机制
  •         (一)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街道搭建服务平台,老龄办、社区居委会进行协助,让爱邻在社区获得官方认可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者身份
  •         (二)吸收社区“4050”待业人员,建立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公司,促进基础社区照顾服务的专业化,扩充常规性基础社区照顾力量
  •         (三)社工提供以老人为中心的服务,关注老人的主观感受,建立直接的、面对面的、一对一的信任关系,对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加强分析,提高回应能力
  •         (四)社工担任经纪人,基于老人的非正规照顾网络,建立由家庭关怀、志愿关怀、专业服务等多元照顾网络组成的社会关怀体系
  • 四 “三社联动”尚需政府营造民间非营利 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