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貌合神离:正当性视角下的国家—社会关系——集体化后期水利个案研究
貌合神离:正当性视角下的国家—社会关系——集体化后期水利个案研究
报告字数:18465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本文试图以集体化后期的水利个案为例,揭示集体时代“举国一体”的制度表象之下潜藏“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两者作为行动者,其秉持的“合法性/正当性”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军事化、工分制、典型—教化作用、基层干部的角色四个方面,并最终因制度变迁而表面化。差异的根源在于“文化理解”——国家合法性背后的“今—西”文化和民间正当性背后的“古—中”文化之间存在“误解”——因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具有深远的理论、现实和方法论意义。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 二 个案的历史背景
- 三 水库的建设过程及后续影响
- 1.设计:好大喜功
- 2.动员与建设:“发电自用”
- 3.后续问题:回报落空引发的不满
- 4.制度变迁:不满上升为怨恨
- 四 造成国家—社会分离的因素
- 1.军事化仍然存在
- 2.工分制的背后:两种“平均”
- 3.难以企及的“典型”:不接地气的教化
- 4.基层干部的角色:公/私之辩
- 5.制度变迁:双轨差速
- 五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