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双重商品化与学生工的抗争——以F厂为例
双重商品化与学生工的抗争——以F厂为例
报告字数:21521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双重商品化——劳动力商品化与教育商品化——的机制及其对学生工的影响和学生工的回应。通过追溯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本文强调制度因素在推动双重商品化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改革开放后的各种政策,劳动力商品化逐渐影响教育领域,并将教育卷入商品化进程。通过“工学结合”,也就是“实习”,双重商品化相互作用,带来了学生工的去技术、异化、生活碎片化以及工伤,导致学校的“道德合法性危机”,并引发学生工的抗争。本文认为,在职业技术学校发生“道德危机”的条件下,学生工通过使用道德话语来合法化自身的斗争,并运用媒体资源进行广泛动员和争取更多的支持。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法
- 二 虚拟商品、双重商品化与道德力量
- 三 职业技术学校历史与双重商品化
- 1.劳动力的商品化
- 2.教育的商品化
- 3.“工学结合”:劳动力商品化与教育商品化共同作用的机制
- 四 双重商品化对学生工的影响与学生工的回应
- 1.去技术化与异化
- 2.社会生活的碎片化
- 3.工伤
- 4.反抗
- 五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