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村科普发展状况
农村科普发展状况

作者:胡俊平

所属图书:中国基层科普发展报告(2015~...

图书作者:赵立新 陈玲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报告字数:19021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农村是基层的具体分类之一。多个中央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对农民科学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农村科普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目前,农村科普的组织和队伍建设呈现网络化分级格局,仍需加大扶持力度。农村科普基础设施设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依旧存在。典型的农村科普培训和活动有三种类型,分别体现了一定的科学传播优势,但仍有改进空间。现阶段,我国农民科学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农村科普须依据农村人口类型及其特点展开,满足他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未来,面向农村的科普将更好地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信息化潮流,致力于农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快速提升。
文章目录
  • 一 农村科普的政策与法规
  •         (一)中央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对农民科学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         (二)《科学素质纲要》将农民纳入重点人群,明确农村科普的目标和任务
  •         (三)农民教育培训规划的培育目标提升,经历新型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演变
  •         (四)农村科普组织呈现网络化分级格局
  •         (五)农村科普人员专兼职并存,乡土科技人才功不可没
  • 二 农村科普的场所与设施
  •         (一)共建共享农村科普活动站和宣传栏
  •         (二)乡村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
  •         (三)信息化的农村科普场所和设施
  • 三 农村科普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         (一)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持续创新发展
  •         (二)科技下乡活动贴近农民科普需求
  •         (三)科普示范活动展现“率先”效应
  • 四 农村科普的受众与需求
  •         (一)农村科普对象的分类
  •         (二)不同农民人群科普需求差异
  • 五 农村科普的建议及展望
  •         (一)提升农村科普信息化水平,畅通数字化培训传播渠道
  •         (二)缩短教学与实用的中间环节,实现学和用的畅通对接
  •         (三)重视社会发展与农民生活的同步共进
  •         (四)促进基层科普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公平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