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基层科普信息化研究
基层科普信息化研究
报告字数:16977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科普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传播技术对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全面媒介化。技术、文化和社会的信息化嬗变为公共服务、社会支持和大众传播等领域开启了广阔的社会化空间,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科普领域的内容生产、信息传播、公众参与和跨机构协作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信息化语境下的新型信息形态、知识链接和人群活动要求科普服务充分应用信息传播技术,以回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行为和规则转向。信息化产生了新型科普阵地和人群需求,也为科普服务创新提供了多样化途径。在基层科普组织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涌现多种多样的科普信息化实践案例。通过案例研究,本报告归纳了科普信息化建设在基层科普中的实践模式,并提出了科普信息化建设的长期策略机制。
文章目录
- 一 科普信息化的内涵
- (一)信息化概述
- (二)科普信息化的深层内涵
- 二 科普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 (一)科普信息资源数字化
- (二)科普信息传播网络化
- (三)科普信息服务智能化
- 三 基层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模式
- (一)科普技术深耕
- (二)科普资源整合
- (三)科普服务创新
- (四)科普社区培育
- 四 科普信息化建设策略机制
- (一)信息化技术进路:高效服务、集约管理
- (二)“互联网+”平台:出版导向、促进参与、鼓励创新
- (三)内容如何为王:灵活表达受众需求
- (四)高效传播:准确识别传播重心
- (五)推动基层科普信息化落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