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海峡经济区先行构建农地金融制度之思考
海峡经济区先行构建农地金融制度之思考

作者:杜朝运 邓秋艳

所属图书:海峡经济区发展探索

图书作者:李建平 李闽榕 林卿

出版时间:2007年11月

报告字数:8282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农地金融制度是以农地作为信用保证(抵押)而获得的资金融通,其实质是发挥土地的财产功能,将固定在土地上的资金重新启动起来,使其进入流通领域,以扩大社会资金的来源。在世界农业发展实践中,农地金融制度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促进农业信贷资金投入和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分散风险、提高农业效率与竞争力,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地金融制度。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虽然农村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新的调整并注入新的动力。在此背景下,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地金融制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福建省自2003年开展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相应推出林业融资改革,开创了全国使用林权证抵押贷款的先河。通过向金融部门抵押林权证,林农可获得银行贷款,解决发展资金问题。林权抵押贷款开辟了新的林业融资渠道,为林业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其实践可以为更广泛意义上的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借鉴。从这点上说,海峡经济区理应在林地金融制度成功示范的基础上,在全国先行构建农地金融制度。
文章目录
  • 一 福建林地金融制度的实践及启示
  • 二 国外农地金融制度的实践及启示
  •         (一)德国的农地金融制度
  •         (二)美国的农地金融制度
  •         (三)法国农地金融制度
  • 三 海峡经济区构建农地金融制度的制约因素
  •         (一)农村土地制度方面的制约
  •         (二)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制约
  • 四 海峡经济区构建农地金融制度的对策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