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报告字数:9423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认真梳理河北省贫困区致贫因素,遵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原则,以京津冀合力助推河北省贫困地区发展,是京津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有序推进生态资源资产化进程,通过建立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区域碳汇交易市场、生态工程产业化,精准对标,有效破解生态涵养区贫困问题;不动产登记制度下,重视贫困家庭个人资产保值增值溢出效益,拓展个人资产保值增值途径,提高贫困群体自我发展的能力;做实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整合扶贫资源,做实企业扶贫,确保精准定标、精准施策。
文章目录
- 一 河北省农村反贫困历程及成效
- 二 当前河北省贫困现状及扶贫攻坚面临的问题
- (一)贫困地区与生态涵养区高度契合,产业扶贫受限
- (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弱,反贫困缺乏中坚力量
- (三)社会参与不足,扶贫政策设计有待完善
- (四)农民生产生活保障体系不完善,扶贫成效待巩固
- 三 当前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 (一)要按照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全面发展
- (二)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必须以生态文明为统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三)要注意扶贫政策的整合
- (四)要注意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
- 四 精准扶贫框架下扶贫政策的优化路径
- (一)先行先试,推进京津冀生态涵养区生态资源环境的资产化进程
- (二)重视不动产登记制度下贫困人口个人资产的增值
- (三)社会组织助推扶贫政策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