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长阳土家族的宗族组织及其变迁
长阳土家族的宗族组织及其变迁

作者:孙秋云

孙秋云##孙秋云

所属图书:族群文化与乡村建设

图书作者:孙秋云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报告字数:12017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集政治经济于一体、社会生活高度集中化的人民公社体制迅速瓦解,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与此同时,销声匿迹近40年的宗族活动在我国南方诸省农村汉族地区则不同程度地有所回复。例如,自1988年以来的几年间,湖南临湘县273个村委会中,有230个成立了“清明委员会”或“家族委员会”等宗族组织,群众自选族长、房长574人,其中现任村干部和中共党员占了38%。11602963宗族活动的回复给农村社会基层组织的建设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据浙江省有关部门统计,1990年第一季度中因各类纠纷而引发的群体性宗族械斗事件多达26起,其中百人以上参与的有15起,千人以上的有2起;湖南省浏阳县大瑶区1990年度调解的各类民间纠纷2705起,其中宗族势力介入的占90%以上。这种状况已引起国家政府机关和社会学界、政治学界的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湘鄂渝土家族地区,宗族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曾占有重要地位。人民公社体制瓦解以后,这些地区的宗族组织活动是否如部分汉族农村那样有所回复?它对当地农村社会基层组织建设有无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于1996年1~2月对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宗族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文章目录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