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查

作者:吕子远 程美宝

吕子远 程美宝##中山大学 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宣传部

所属图书:番禺文化发展战略基础研究

图书作者:中山大学 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宣传部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报告字数:52263字 报告页数:73页
摘要:在关于非遗的法规制定和机构设置方面,中国紧跟联合国的步伐,而番禺区也几乎与省市同步,在极短的时间内成立了保护中心,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人员与顾问,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值得肯定。本文受番禺区委宣传部委托进行的调查,旨在了解区内非遗发掘和保护工作的进展、局限与困难,以及非遗与社区生活、地方建设与治理的关系,从而提出一些相关的文化发展战略,供区委宣传部及其他部门参考。
文章目录
  • 一 调研方法与进程
  •         (一)区文化馆座谈
  •         (二)潭山、沙涌、沙湾座谈
  •         (三)潭山、凌边观摩乞巧节
  •         (四)上漖龙船厂及沙滘中学调研
  •         (五)与参加非遗发掘和保护的工作人员恳谈
  • 二 番禺区非遗保护工作现状
  •         (一)概况
  •         (二)乞巧案例:潭山村乞巧与凌边乞巧
  •         (三)飘色案例:潭山飘色与沙湾飘色
  •         (四)龙舟案例:上漖龙船基地
  • 三 番禺区非遗工作困境
  •         (一)新概念与老传统
  •         (二)现代分类割裂传统整体性
  •         (三)“传统文化”的本地再造与外来者
  •         (四)缺乏专业人才和基础研究
  •         (五)经费问题
  •         (六)“打造文化产业”的潮流
  •         (七)更多政府人员的声音:体制问题
  • 四 非遗理念再认识——为了谁的非遗?
  •         (一)定义的分歧
  •         (二)知不易,行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