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扬州十日记》与辛亥革命——一个书籍史和阅读史的分析
《扬州十日记》与辛亥革命——一个书籍史和阅读史的分析
报告字数:22744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在以“排满”为目标的辛亥革命宣传中,《扬州十日记》和《嘉定屠城纪略》等曾被当作禁书的晚明遗献被进一步复活并扮演了重要角色。从书籍史的角度看,《扬州十日记》主要通过革命团体、学校和家庭、书店和书摊等途径秘密传播;在文本形态上以单行小册子为主,兼及《荆驼逸史》和《明季稗史》等丛书和类书本;在流传空间上以江浙、两湖和广东为最多。从阅读史的角度来看,《扬州十日记》之被选择既与其文本的质朴、生动有关,同时也与扬州本身的文化象征意义有关;而从外围层面看,则与当时清朝处于第九世光绪统治时期及其与《春秋》“九世之仇”的典故相耦合有关。就阅读方式而言,读者主要以自读(含夜读、半读)、共读和诵读为主,容易与阅读环境发生交相呼应关系,使得当时的读者产生了相当一致的阅读心态。
文章目录
- 一 《扬州十日记》的文本形态及传播途径
- 二 阅读《扬州十日记》的外围层面
- 三 阅读《扬州十日记》的内在层面
- 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