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排满”及蒙古人意识
“排满”及蒙古人意识
报告字数:22104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历经蒙元王朝,蒙古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之间已确立全面互动的关系,就是在北元时期,蒙古社会的局部或一些部落也曾与中央王朝建立过密切的联系。有清一代,作为王朝中国的臣民,蒙古社会王公贵族承担起为清王朝屏边、固边的职责,蒙古各部王公贵族成为满族贵族获得中央王朝政权的合作者和同盟军。但是,王朝中国末年,革命派以种族民族主义为理论基础打造汉族群体,开展“排满”革命,在分辨种界的革命话语中,“满人”与“汉人”关系迅速转型为汉族与满族关系,随着“汉族”群体的打造,以及在“排满”中被敌对化的“满族”形象的确立,作为曾经在王朝中国建立中央政权的“蒙古人”也同时被民族化和敌对化,而沙俄势力在喀尔喀蒙古社会的不断渗透,以及辛亥革命期间喀尔喀蒙古社会独立运动的出现,使得蒙古民族问题以“蒙古问题”的形态摆在世人面前,这也是王朝中国国家转型进程遇到的全新挑战,革命派眼中的“鞑虏”或历史上汉族的敌人“去就”演化成社会政治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蒙古民族问题的冒生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革命派奉行的“汉民族国家”建立目标改弦更张重要因素之一。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汉籍中蒙古人的形象变迁
- 一 王朝中国史籍中的蒙古人
- 二 革命派宣传中的蒙古人
- 第二节 清末蒙古社会
- 一 清末蒙古社会
- 二 衰弱的清朝与蒙古人意识
- 第三节 清末蒙古人意识的强化
- 一 蒙古王公与蒙古人意识
- 二 蒙汉关系紧张强化下层蒙古人意识
- 三 清末蒙古人意识动员的神权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