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北京市城乡独生子女生育意愿比较研究
北京市城乡独生子女生育意愿比较研究

作者:高勇 戴建中 冯晓英

所属图书: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0~2011)

图书作者:高勇 戴建中 冯晓英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报告字数:6794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生育政策是为调节人们的生育行为而采取的政府行为。按照美国学者邦加茨的理论, 在生育控制技术已经普及的今天, 人们的生育行为主要是各种因素对生育意愿影响的结果。生育意愿是人们对生育的综合看法, 包括对孩子数量、性别、生育时间方面的期望和偏好。以往的研究表明, 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下, 城乡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子女与家庭间财富的流向以及计划生育政策与服务等方面存在不同, 造成了城乡生育水平有相当大的差异, 生育意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 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农村人口中的婚育主体受到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强大的冲击。他们的生育意愿呈现什么样的状态? 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异还是倾向趋同? 影响他们生育意愿的主要是政策因素还是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些问题对调整生育政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将对北京市城区和农村地区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进行比较分析, 为生育政策的调整提出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数据来源
  • 三 主要研究结果
  •         (一)被调查对象理想子女数城乡接近,以选择“一个孩子”最多
  •         (二)城乡“双独家庭”两孩生育意愿均不强烈
  •         (三)城乡独生子女希望生育两个孩子的选择原因基本一致,主要考虑有利子女成长和天伦之乐等家庭情感需求
  •         (四)城乡独生子女均不存在男孩偏好
  •         (五)城乡生育模式一致——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         (六)无论城乡,生育行为均以自主意识为主
  • 四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的研究结论
  •         (二)城乡生育意愿趋同趋势对生育政策调整的启示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