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北京青年择偶观和需求调查
北京青年择偶观和需求调查

作者:马丹 佟新

所属图书: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4~2015)

图书作者:马丹 李洋 李伟东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报告字数:11031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本文关注北京青年的择偶观念与需求,通过问卷调查、焦点小组座谈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论是:第一,大部分北京青年对婚姻有需求,但不会为了需求而降低择偶条件。对完美择偶标准的坚持与狭窄的择偶空间之间的矛盾致使择偶动力不足、择偶渠道不畅;第二,青年群体的择偶观一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另一方面又备受来自于父母与社会舆论的压力;他们一方面宣称生活的多元性与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又认同“门当户对”“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择偶观,充满矛盾。第三,青年群体的择偶观念与需求存在结构分化,表现在性别、年龄、城乡与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因此,看似巨大的未婚青年婚恋市场非常狭窄与受限,很难建立良性的交友关系。政府与各种社会组织应建立值得信任的交友平台,并通过舆论导向减轻对青年群体的择偶压力。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
  •         2.焦点小组座谈
  •         3.深度访谈
  • 二 北京青年的择偶观与需求的现状和特点
  •         (一)在京青年的择偶需求
  •         (二)北京青年择偶观和需求的结构分化
  • 三 自主性与完美型择偶共筑了北京青年的婚恋状况
  •         (一)生活方式的多样选择与自主性
  •         (二)完美理性的择偶标准影响了青年现实中的情感关系
  •         (三)传统观念阻碍了未婚青年的交友空间
  • 四 理论讨论和政策建议
  •         (一)与国内相关研究的对话
  •         (二)相关政策建议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