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福利流失与关系损耗:首都公租房配建社区的社会生态
福利流失与关系损耗:首都公租房配建社区的社会生态
报告字数:12684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以公租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已成为首都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主要措施。本研究尝试使用社会生态这一概念,选取一个公租房配建社区,测量、评估承租家庭入住后的生活状况,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建设与管理的政策性建议。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社区的配租与入住,显著改善了北京市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提高了其满意度。但同时也面临着管理体制不畅、生活成本上升、社会关系断裂、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甚至存在社区内商品房业主和保障房住户矛盾的群体化趋势乃至形成社会排斥的可能,亟须服务和管理政策的调整和干预。
文章目录
- 一 居住状况
- (一)人口学特征
- (二)收入与消费
- (三)房租补贴与支出
- (四)居住满意度
- 二 公租房配建社区的社会生态:福利流失与关系损耗
- (一)福利流失
- (二)关系损耗:社会关系的原子化与社会互动的阶层化倾向
- (三)“阶层飞地”和“问题社区”的潜在风险
- 三 政策建议
- 1.强化属地管理,实现从“房屋管理”到“社区建设”的转变
- 2.引入社区营造,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
- 3.重建社会关系,重构社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