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从“人治”到依法治国
从“人治”到依法治国

作者:王晨光

所属图书:中国走向法治30年(1978~2008)

图书作者:蔡定剑 王晨光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报告字数:28655字 报告页数:33页
摘要:从1978年开始进行法制建设以来,在30年时间内,我国实现了从“无法可依”向较为健全的法律体系的转变,从公检法机关被砸烂的状况向基本健全的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机制转变,从“人治”向“法治”迈进的初步转变,造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法制最为繁荣的时期。同时,我国的法治发展状况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我国独特却又相对成功的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法也引起不少争议。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的历史与现状给法治之路设置了许多障碍,提出了不少难题,如长期的“人治”传统、急剧的社会变革和转型、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新旧体制的冲突与磨合以及全球化的冲击等。又因为中国的法治道路并非西方法治模式的简单照搬和移植,具有强烈的理论探索性和实践创新性。问题错综复杂,道路蹊径独辟,是是非非自然引人议论。现实与理想、西方模式与中国特色之间的碰撞与冲突无疑给人以更多思考、求索和创新的空间。
文章目录
  • 一 历史的抉择:“依法治国”方略的产生
  •         (一)历史背景
  •         (二)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曲折道路
  •         (三)前30年法制建设缓慢曲折的原因
  •         (四)“依法治国”方略的产生
  • 二 现实与期盼:形成中国法治路径的动因
  •         (一)推动法治的政治因素
  •         (二)推动法治的经济因素
  •         (三)推动法治的对外开放因素
  •         (四)推动法治的全球化因素
  •         (五)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 三 曲折与迂回:走向全面发展的法治
  •         (一)大规模立法及其对社会变革的推动
  •         (二)迈向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
  •         (三)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四)律师职业和法学教育的复兴
  • 四 法治意识和理念的树立
  •         (一)“法律本质”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问题的讨论。
  •         (二)“权利本位”的讨论
  •         (三)依法治国思想的推行
  •         (四)市场经济只能以法治为基础
  •         (五)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
  •         (六)执政党与政府合法性探询
  • 五 中国法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一)中国法治发展道路的渐进性
  •         (二)在广泛民意基础上的从上到下的政府推动
  •         (三)法律权威的薄弱和执法不力的问题
  •         (四)司法判决执行难的问题
  •         (五)腐败现象对法治发展的破坏
  •         (六)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