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走向创新型社会的知识产权法
走向创新型社会的知识产权法
报告字数:29414字
报告页数:33页
摘要:新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初建,90年代以来近10年的发展以及21世纪“入世”后的进一步完善。经过近30年时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较为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各项事业日益进步,从而推动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中国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其法制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时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的阿帕德·鲍格胥博士在回顾该组织与中国合作20年的历史时指出,“在知识产权史上,中国完成所有这一切的速度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鉴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形成的特殊历史背景、21世纪前后大规模修订知识产权法律的现实情况以及目前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并探讨适合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文章目录
- 一 历史回顾: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发展进程
- (一)被动移植: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政府时期
- (二)调整适用:从新中国成立到“入世”前
- (三)主动安排:从入世到现阶段
- 二 现状考察: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实施效果
- (一)知识产权司法状况及司法保护效果
- (二)知识产权执法状况及行政保护效果
- (三)知识产权守法状况以及对经济的推动效果
- 三 现实反思:中国知识产权法制的缺陷与不足
- (一)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 (二)关于我国知识产权政策体系
- (三)关于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 (四)关于具体知识产权制度
- 四 未来发展:知识产权制度的现代化、国际化与战略化
- (一)知识革命与知识产权制度的现代化
- (二)国际贸易体制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
- (三)创新型国家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战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