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总论 为了人人享有基本教育服务——建立新的教育决策机制与实现决策模式的转型
总论 为了人人享有基本教育服务——建立新的教育决策机制与实现决策模式的转型

作者:张秀兰 胡晓江 屈智勇

所属图书:中国教育发展与政策30年(1978...

图书作者:张秀兰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报告字数:40522字 报告页数:46页
摘要:本文所说的新的决策机制,是指使教育政策可以很好地回应国家战略方针的决策机制;决策模式转型,是指实现教育政策的经验型决策模式向现代科学民主决策模式的转型。我国的基础教育有明确的界说,即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这里没有采用“基础教育”用语而采用“基本教育”用语,是由于:第一,“基本教育”的外延有一定的弹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外延可以扩大;第二,比之“基础教育”,“基本教育”还有教育质量的含义,包含着对于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目标的追求。
文章目录
  • 一 导言
  •         (一)为什么进行30年的教育政策分析
  •         (二)教育政策分析的角度:教育公平
  •         (三)考察教育公平的尺度
  • 二 本书其他各章告诉我们些什么
  •         (一)成绩
  •         (二)问题
  • 三 资格权利:教育公平的伦理—法理基础
  •         (一)概说资格权利
  •         (二)为什么是资格权利
  •         (三)资格权利是我们“以人为本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伦理—法理基础
  •         (四)中国社会转型需要在政策理念中引入资格权利的概念
  • 四 以人为本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的体制基础
  •         (一)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
  •         (二)“以人为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注入新的内容
  •         (三)以人为本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社会发展内涵
  • 五 政策建议
  •         (一)建构强调效能的行政问责制50083715
  •         (二)完善教育监管制度
  •         (三)实现教育决策由经验型向现代科学民主型的转型
  •         (四)建立政府部门间横向谈判机制,解决国家战略与具体教育政策脱节的问题
  • 六 结语:建立一种机制、实现一个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