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的权力监督
中国的权力监督
报告字数:27128字
报告页数:30页
摘要:“‘权力’基本上是指一个行为者或机构影响其他行为者或机构的态度和行为的能力。”权力监督中所研究的权力是指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的扩张性、自利性和腐蚀性等特征使得对政治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成为必要。只有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的政治权力才能维护和增进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才能捍卫和促进公共利益。而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政治权力则可能沦落为掌权者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公民的自由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都会成为这种异化的公共权力的牺牲品。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乃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所谓监督就是监视和督促,制约就是控制和约束。权力监督和制约就是权力的委托人对权力的代理行使者采用各种必要的手段加以监视、督促、控制和约束,使权力的行使过程和结果符合权力委托人的意志和利益。本章侧重于研究自1978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在权力监督制约方面的重要变化和进展,分析中国现有的权力监督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权力监督的重要变化和进展
- (一)分散权力以制约权力
- (二)专门监督以约束权力
- (三)倡行法治以制约权力
- (四)道德内约以约束权力
- (五)政务公开以制约权力
- (六)舆论监督以制约权力
- (七)以信息技术制约权力
- (八)保障权利以制约权力
- (九)以民间力量制约权力
- 二 我国现行权力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党政权力监督体系强,而社会权力监督体系弱
- (二)执政党对国家政权的监督强,党内监督弱,外部监督更弱
- (三)权力监督强,分权制衡弱
- (四)专门机关监督强,人大监督弱
- (五)对下级监督强,对同级党政主要领导监督弱
- (六)自我约束强,外部约束弱
- (七)党纪政纪监督强,法律监督制约弱
- (八)制度预防强,技术预防弱
- 三 关于进一步加强权力监督的思考
- (一)在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之间合理划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 (二)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来强化党内监督
- (三)以加强监督职能为核心改革完善人大、政协制度
- (四)完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加强公民监督
- (五)改进新闻管理体制,为媒体监督提供法制保障
- (六)改革民间组织管理体制,为民间组织监督政府提供制度保障
- (七)调整专门监督机构的设置,增强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 (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强化司法监督职能
- (九)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技术手段与权力监督的有机结合
- 四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