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余家桥村落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余家桥村落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报告字数:127143字
报告页数:124页
摘要:传统时期,余家桥自然村虽处丘陵与平原的交界地带,但是域内可耕种的水田较多,产权家庭私有的土地较多,村民多以农耕为主,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由此也形成了以家庭为核心的分配、消费、交换与财产继承;由于距离县城枝城、枝城港较近,余家桥市场发达、外出便利,农闲之时,很多村民前往枝城、枝城港、松滋等地做工,或经营小买卖,以贴补家用。本文从人与土地、产权、经营、交换、分配、消费、继承等方面的关系来介绍余家桥村落经济变迁及经济实态。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人与土地、生产能力
- 一 人与土地的关系
- 二 人与生产能力的关系
- 第二节 产权与产权关系
- 一 土地产权概况
- 二 土地买卖关系
- 三 土地租佃关系
- 四 土地典押关系
- 第三节 经营与经营关系
- 一 经营单位:“一家一户”
- 二 家户独立经营权
- 三 经营过程:分工与投入
- 四 经营与合作
- 五 经营与市场
- 第四节 交换与交换关系
- 一 村内交换及其关系
- 二 村外“赶街”及其关系
- 三 借钱与贷钱
- 四 农户之间的交易及其关系
- 第五节 分配与分配关系
- 一 分配单位
- 二 分配决策
- 三 分配内容
- 四 分配关系
- 第六节 消费与消费关系
- 一 消费决策
- 二 消费活动
- 三 消费习惯
- 四 消费关系
- 第七节 继承与继承关系
- 一 财产继承权
- 二 继承物及其继承关系
- 三 分家与分家关系
- 四 一般继承及其关系
- 第八节 村落经济变迁
- 一 1949年之前的传统经济形态
- 二 1949年之后的传统经济形态变迁
- 第九节 村落经济实态
- 一 产权
- 二 生产经营
- 三 家庭分配
- 四 市场交换
- 五 家庭消费
- 六 家庭财产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