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老旧街区社区治理的案例与分析——以DZL街道为例
老旧街区社区治理的案例与分析——以DZL街道为例
报告字数:16637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北京旧城大量存在的老旧街区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建筑,是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着北京城的兴衰起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古都风貌保护渐渐让位于城市建设,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北京老旧街区处于大规模的改造阶段,街区传统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通过吸取以往不同发展阶段的经验教训,北京市加快了老旧街区保护和更新改造的步伐,保护和更新改造的理念、内容、方式和方法都在发生变化。随着保护思想的转变,当前,北京老旧街区在注重传统物质层面保护的同时逐渐转向对人文、社会层面的关注,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建立“公共参与”的长效机制,通过加强整体保护,推动老城功能重组。
文章目录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古都风貌保护渐渐让位于城市建设
- 二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北京城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
- 三 2000年至今,推动老旧街区传统文化再生产和社会治理
- 四 西城区DZL街道的个案调查研究
- (一)DZL反映了北京城变迁的历史文化痕迹
- (二)DZL街道社区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 五 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建立“公共参与”的长效机制
- 六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