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长江经济带收入分配发展报告(2016~2017)
长江经济带收入分配发展报告(2016~2017)
报告字数:22273字
报告页数:34页
摘要:本报告利用各种统计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在职与退休职工之间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全面展示了长江经济带收入分配的区域差异、结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收入分配差异的自然环境、人口发展、经济基础、政策制度等因素,最后提出了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收入差距的一些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关于收入分配的相关概念
- (一)收入分配
- (二)收入分配差距
- (三)收入分配差距的度量指标
- 二 长江经济带收入分配现状与特点
- (一)长江经济带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 (二)长江经济带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低于全国
- (三)长江经济带城镇职工收入的所有制差异明显,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
- (四)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较低,大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上游和中游部分省市养老金增长率低于职工工资增长率
- (五)长江经济带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大,形成两极分化趋势
- (六)长江经济带不同省市之间收入差距大,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
- 三 长江经济带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主要成因
- (一)自然历史因素、人口及经济政策因素
- (二)制度性因素
- (三)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
- (四)养老金双轨制使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间存在“逆向调节”
- 四 长江经济带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 (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三)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 五 促进长江经济带收入分配合理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物质资本积累
- (二)深化税制改革,推进实现税收的调节作用
- (三)加大教育投资的投入,促进地区间教育公平
- (四)提高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程度与对外开放水平
- (五)改革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
- (六)逐步建立健全第三次分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