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建设报告(2016~2017)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建设报告(2016~2017)
报告字数:12905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2010~2016年,长江流域水环境总体良好,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下降,资源利用效率也稳步提升。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同时,区域污染问题依然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仍有提升空间。长江上游资源禀赋大,资源利用效率低;长江中游开发建设加速,污染负荷呈现上升态势,部分地区还有环境容量,资源利用率提高平缓;长江下游资源禀赋小,污染物负荷大,部分地区已经突破生态阈值,但资源利用效率高。长江流域依然以发展工业为主动力,但工业污染严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失衡,生态环境的供给与消费错位,高碳型能源消费结构引致高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需要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规划和污染防治协调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精准化管控。
文章目录
- 一 长江经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一)水环境污染普遍、大气环境复合型污染加剧
- (二)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区域污染突出
- (三)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仍有提升空间
- 二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分析
- (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失衡
- (二)生态环境的供给与消费错位
- (三)高碳型能源消费结构引致高强度二氧化碳排放
- (四)以发展工业为主动力,工业污染严重
- (五)缺乏高效的长江经济带的环境协同治理体制
- 三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建设政策建议
- (一)国家及省级政策
- (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建设实施路径
- 四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建设战略路径
- (一)制定长江经济带跨区域生态环境规划和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 (二)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应急联动机制
- (三)推进长江经济带信息化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精准化管控
- (四)强化区域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