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黄村土地改革实践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迁
黄村土地改革实践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迁
报告字数:16808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土地可以分为诸多种类,仅从使用类型上看,可以区分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两大类,前文所讲的坟地,可以划归为一种特殊的建设用地。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无法利用的,被归入“四荒”的荒丘、荒地等。作为农村建设用地的宅基地,往往是与农民家庭密切关联的,甚至可以说,宅基地的生命特征将会塑造农民家庭的组织方式以及情感体验方式。本文通过宅基地改革分析黄村土地改革实践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迁。
文章目录
- 一 宅基地的社会属性
- (一)作为“小传统”的宅基地地方实践
- (二)农民的宅基地认知
- (三)成员权观念与公平原则
- (四)宅基地的遗产化
- 二 宅与家
- (一)从“明三暗五”到“三间半”
- (二)“鸡嘴地”与父子连基
- 三 地缘的解体
- (一)邻居从没见过面
- (二)兄弟不愿做邻居
- 四 宅基地的市场价值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