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国万载农村社会工作的体制化运作模式及其反思
我国万载农村社会工作的体制化运作模式及其反思
报告字数:10761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与上海、深圳主要立足于城市来推进社会工作不同,江西万载将其试点的目标定位为农村社会工作,其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农村的“三留”群体。为克服经济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社会工作认知度和参与度低等现实困难,江西万载县委、县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体制内动员方式来推动农村社会工作发展。与云南平寨、湖南湘西主要依靠民间组织或高校来推动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相比,万载的体制化运作模式具有更为强大的政治和资源优势,短期内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应。但由于万载在推进农村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过分倚重上级部门行政指令,政府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本土化人才缺位或错位,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不完善,未能调动民众的广泛参与,从而导致其目前面临着“华丽展示”之后应该如何延续等问题。
文章目录
- 一 江西万载农村社会工作的起因:化解农村治理难题
-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 (二)地方政府部门的强势推动
- 二 江西万载农村社会工作的运作:“社工+从工+义工”联动
- (一)高校师生的专业引领
- (二)社工、从工和义工之间的互助合作
- 三 江西万载农村社会工作的成效:“从试点到示范的跨越”
- (一)开辟了农村社会工作新领域
- (二)助推了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
- (三)增强了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 (四)培养了一批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
- (五)激发了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活力
- (六)完善了农村“三院”的服务与管理
- 四 江西万载农村社会工作的困境:“华丽展示”之后如何延续
- (一)过分倚重上级部门行政指令
- (二)政府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合作
- (三)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
- (四)农村社工本土化人才匮乏
- (五)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不完善
- 五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