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河南省十八地市城市宜居度调查分析
河南省十八地市城市宜居度调查分析

作者:顾蕴韬 史斌斌

顾蕴韬 史斌斌##郑志龙 刘学民 高卫星

所属图书: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8)

图书作者:郑志龙 刘学民 高卫星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报告字数:15147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本文以2017年河南省宜居城市调查问卷和2017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从政治文明度、社会和谐度、经济发展度、环境优美度、生活便宜度、城市喜爱度几个维度对全省18个地市的宜居程度进行测评。本研究以社会治理为出发点,从政府工作质量和居民社会生活两个维度,对宜居度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与宜居度相关程度较高的影响因素。此外,找出影响各地市宜居程度的优势因素与限制因素,为各地进一步提升宜居度提供参考依据。调查发现,总体来看,河南省宜居情况较好,许昌、漯河两个地市的宜居指数远高于其他城市,而平顶山、周口、商丘的宜居指数相对较低;政治文明、社会和谐仍是河南省社会建设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多个地市的排名和指标得分较上年出现较大变化;男性居民对城市的喜爱度与生活成本呈负相关;居民对于居住条件不满的情况仍未改善。建议加强政务公开和权益维护,提升政治文明度;改善居住条件和加强市政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收入,降低生活成本,增强城市认同;鼓励志愿活动,培育民间组织,丰富居民生活。
文章目录
  • 一 样本分析
  • 二 河南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 三 河南省十八地市宜居度评价
  •         (一)河南省城市整体宜居情况较好
  •         (二)政治文明、社会和谐仍是河南省社会建设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待改善
  •         (三)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         (四)多个地市的排名和指标得分较上年出现较大变化
  •         (五)河南省18个地市影响宜居水平的优势因素与限制因素各有不同
  •         (六)居民对城市的喜爱度和生活成本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         (七)居民对于居住条件不满的情况仍未改善
  • 四 对策与建议
  •         (一)加强政务公开和权益维护,提升政治文明度
  •         (二)改善居住条件和加强市政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三)提高居民收入,降低生活成本,增强城市认同
  •         (四)鼓励志愿活动,培育民间组织,丰富居民生活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