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防范与化解江苏环境污染类社会风险
防范与化解江苏环境污染类社会风险

作者:岳少华

岳少华##夏锦文 陈爱蓓

所属图书:2018年江苏社会发展分析与展望

图书作者:夏锦文 陈爱蓓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报告字数:6426字 报告页数:8页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当前,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一些结构性、区域性环境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生态风险较大。水资源、土壤、大气污染以及石油化工园区布局,是生态风险的主要表现。社会群体、公众参与则是生态风险向社会风险转化的关键因素。目前,环境污染类社会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民众与违法企业的对立、“邻避”效应引发的群体性抗争、交通事故引发环境事件所导致的群体抗争、由谣言引发的群体性恐慌。这几类风险涉及面广,群众感受强烈,对社会稳定影响较大,必须增强风险防控意识,筑牢安全防线。一是加强环境污染问题化解和风险排查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类社会风险评估制度;三是加大对环保类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四是提高政府对社会风险网络传播的引导能力。
文章目录
  • 一 环境污染类社会风险的主要类型
  • 二 环境污染类社会风险的诱因剖析
  •         (一)环境评价机制缺位
  •         (二)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不够
  •         (三)受损群众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支持
  •         (四)政府公信力缺乏引发民众不满情绪
  • 三 防范与化解环境污染类社会风险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环境污染问题化解和风险排查工作
  •         (二)完善环境污染类社会风险评估制度
  •         (三)加大对环保类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
  •         (四)提高政府对社会风险网络传播的引导能力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