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村落文明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村落文明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报告字数:10321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城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然而,粗放式城镇化的推进造成了部分传统村落和村落文明的消失。本文结合农村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阐述了加强村落文明保护的重要性,指出了村落文明保护现存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村落文明保护的重要性
- (一)加强村落文明保护,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 (二)加强村落文明保护,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所在
- (三)加强村落文明保护,是推进文化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要环节
- 三 村落文明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一)村落文明保护意识淡薄,破坏传统村落风貌
- (二)传统村落分布较为分散,类型复杂不易挖掘
- (三)法律及管理机制不健全,保护宣传力度不足
- (四)盲目照搬已有发展模式,缺失传统村落内核
- (五)乡村旅游项目同质化严重,传统性与商业化冲突
- (六)村落文明创新动力不足,传统文化革新速度慢
- 四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村落文明消失的原因
- (一)村落文明消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
- (二)村落文明消失的表象原因在于人口转移带来的农村空心化
- 五 村落文明重建的政策建议
- (一)增强传统村落保护意识,集全社会之力传承村落文明
- (二)摸底调查传统村落现状,创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数据库
- (三)建立健全法律保护机制,保障传统村落保护有法可依
- (四)培养传统村落文明传承人,提升新生代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 (五)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与村落保护关系,找准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平衡点
- (六)加大文化供给侧改革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