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阶段与刘易斯拐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阶段与刘易斯拐点
报告字数:12093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劳动力转移既包括部门之间的劳动力转移,也包括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流动,通常两种转移是合二为一的。在劳动力同质的假定下,如果部门工资或边际产出不同,劳动力便会从工资低的部门转移到工资高的部门,直到实现相同的工资水平。例如,李实通过理论模型解释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劳动力从计划部门向市场部门的流动过程,认为市场部门更高的工资吸引了一部分人力资本较高的劳动者从旱涝保收的计划部门流向企业,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本章的劳动力转移仅仅是指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或服务业部门转移,也可以大致等同于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
文章目录
- 一 劳动力转移:提高总产出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
- 二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其他理论解释
- 四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 五 刘易斯拐点
- 六 “刘易斯拐点”到来的争议及证据
- (一)“刘易斯拐点”到来的争议
- (二)刘易斯拐点判断:一个基于调查数据的粗略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