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支农财政、技术进步偏向与农业碳排放强度
支农财政、技术进步偏向与农业碳排放强度
报告字数:11856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中国农业生产方式正处于关键转型期,支农财政和农业技术进步强化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冲击,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等途径产生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本章基于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支农财政补贴、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经验检验结果表明,支农财政补贴提高了农业碳排放强度,但是与资源禀赋相耦合的农业技术进步及其与支农财政补贴的交互作用有利于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减排效应。考虑种植结构的差异之后,支农财政补贴及其与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交互项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为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应该通过财政支持推动与农业资源禀赋相耦合的技术进步,提高支农财政补贴的生态导向和差异化程度。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支农财政、技术进步偏向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三 研究设计
- (一)变量选择与说明
- (二)数据来源与基准验证模型
- 四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分布
- (二)基于全国样本的回归结果分析
- (三)考虑种植结构差异的回归结果分析
- 五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