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乡村社区发展——以鲁中地区“惠民泥塑”“昌邑烧大牛”为实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乡村社区发展——以鲁中地区“惠民泥塑”“昌邑烧大牛”为实例
报告字数:16024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本文以鲁中地区保护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实践为个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亚经验”和中国十年来的相关保护工作做了简要介。本文认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景在于融入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国家基层社区治理是一种互益互补的关系,应该顺应当代城镇化急速发展的社会态势,在乡村社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社区,促进“城乡民俗连续体”的良性重构。
文章目录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社区发展研究的“东亚经验”及借鉴意义
- 二 从“抢救濒危遗产”到“融入社区发展”:中国非遗保护十年来的理念转变
- 三 对鲁中地区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实践个案的考察
- 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