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改革开放后农户的借贷渠道
改革开放后农户的借贷渠道
报告字数:23407字
报告页数:31页
摘要:1984年,中国政府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农户再度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的融资活动日益活跃。伴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农户融资渠道日趋多样化。农户的借贷网络中主要有六条借贷渠道:一是传统的私人借贷渠道;二是国家银行及农村信用合作社渠道;三是钱会渠道;四是农村合作基金会;五是集体经济组织;六是新兴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机构。从全国看,私人借贷渠道仍是农户借贷的主渠道。
文章目录
- 一 私人借贷渠道
- (一)20世纪80年代私人借贷情况
- (二)20世纪90年代私人借贷情况
- (三)21世纪以来私人借贷情况
- 二 正规金融机构渠道
-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渠道
- (二)中国农业银行渠道
-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渠道
- 三 钱会借贷渠道
- (一)钱会的兴起
- (二)钱会组织形式——定息合会
- (三)钱会组织形式——标会
- (四)钱会的组织形式——摇会
- (五)钱会组织形式——座会
- (六)金融诈骗性质的“抬会”
- 四 农村合作基金会借贷渠道
- 五 集体组织借贷渠道
- 六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渠道
- 七 基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