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乡村调解异化及其结构分析
乡村调解异化及其结构分析
报告字数:11590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行送法下乡的同时,基层社会出现了“迎法下乡和“信访信闹不信法”的吊诡现象,大量矛盾纠纷集中到乡镇派出所寻求治安调解,然而调解的效果却出乎调解者的意料,成为扰乱社会秩序的隐患。治安调解在发生机制、效果、功能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异化。在治理转型时期,面对规则混乱的社会,国家将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理策略;基层政权弱化导致乡村社会“矛盾悬浮”,而理性化的农民采取“闹或访”的方式又迫使基层政府介入调解。然而,自利自保的基层政府无原则的调解方式消解了自身权威与合法性,进一步诱发更多的无理上访和群体性事件。调解异化在农民、基层政府和国家各怀利益期待的共谋中产生。
文章目录
- 一 调解异化的现象与后果
- (一)医闹案的调解
- (二)调解异化及其影响
- 二 调解异化的结构分析
- (一)基层执法权上移与“矛盾悬浮”
- (二)乡村行政策略
- (三)国家治理转型中的规则混乱
- 三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