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农区粮食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农区粮食生产的影响

作者:彭俊杰

所属图书:气候变化与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

图书作者:彭俊杰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报告字数:9780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科学把握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的影响,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分析了过去30年黄淮海平原地区农田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以及其变化对未来粮食生产的影响。我们选取五个数据集,包括1990~2010年遥感图像,1980~2010年土壤质量水平的空间数据集,2000年的农作物灌溉区空间数据集,1978~2010年水文数据和1950~2010年气象数据以及1978~2010年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化肥使用和有效灌溉面积的统计数据集对黄淮海农区粮食生产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黄淮海平原地区,过去30多年来气候资源发生很大的变化,区域性降水量呈下降特征,暖干化趋势明显,气候带移动特征明显,向北移动了3个纬度。1990~2000年和2000~2005年,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粮食生产损失分别为4.30万吨和2.63万吨。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扩张,基本农田面积发生大幅度下降。此外,被遗弃的“高于平均水平”质量和灌溉的农田,要比复垦耕地多,即牺牲耕地来进行城市化或其他非农业用途。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将肥沃的土壤和灌溉的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似乎是对黄淮海平原甚至整个中国粮食安全的一个潜在的威胁。大部分平原地区粮食产量的增加可以归因于科技水平提高过程中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这是由于作物品种改善、肥料利用率提高和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因此,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提高耕地土壤肥力以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黄淮海农区应对气候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的有效措施和根本途径。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 黄淮海农区农田面积变化
  •         二 黄淮海农区粮食生产变化分析
  •         三 农田面积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四 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第四节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