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气象灾害与我国粮食安全
气象灾害与我国粮食安全
报告字数:5850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的任务十分紧迫。然而,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且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干旱、洪涝、高温、低温等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加快,危害范围持续扩大,灾害程度进一步加深,因灾损失明显增加,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21世纪以来,气象灾害已造成全国平均每年2000人死亡,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万亿元。在此背景下,应对自然灾害,增强粮食生产抗灾、防灾能力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入了解当前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主要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提出增强粮食生产抗灾、防灾能力的对策建议,对于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有效减缓气象灾害的不利风险,树立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观,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都有重大意义。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类型与特点
- 一 干旱
- 二 洪涝
- 三 低温
- 第二节 主要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第三节 增强粮食生产抗灾、防灾能力的对策建议
- 一 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播种期
- 二 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
- 三 推广农业节水栽培模式
- 四 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