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民生改善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质量困境与出路
民生改善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质量困境与出路
报告字数:12821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进入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各项办学条件有了质的改善,基础教育发展质量获得大幅提升。但是,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民生境况,依旧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质量全面持续提升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优质教育诉求依然强烈。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具有内在的依存关系,体现为教育民生功能的发挥和民生水平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两个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质量的提升,应充分关注少数民族群众基于改善民生的教育诉求,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的现实矛盾,实现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互促共赢。
文章目录
- 一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现实困境
- (一)“撤点并校”导致新的上学难问题
- (二)区域内基础教育发展差距依旧显著
- (三)学校中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 (四)“新读书无用论”的兴起
- (五)乡村教师流失问题依然严峻
- 二 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质量提升的原因分析
- (一)教育扶贫的民生改善功能有待深化
- (二)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的制约普遍存在
- (三)少数民族地区各项教育积累的长期薄弱
- (四)基础教育有效衔接不畅的现实制约
- 三 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民生状况的几点建议
- (一)关注少数民族群众民生改善取向的教育诉求
- (二)深化教育扶贫在民生改善中的先导作用
- (三)全面推少数进民族地区的早期双语教育
- (四)优先普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