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工业规模化之前的道义共同体(1961~1977年)
工业规模化之前的道义共同体(1961~1977年)
报告字数:21705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本文研究西河村乡村工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从老河村迁村、西河村建立开始的1961年,到分田承包改革之前的1977年。 这段时间的村庄所有制结构是集体经济,村庄公共品也由集体提供,村庄工业开始萌芽。这一阶段的事件包括迁村、 通电、械斗、立碑等,本章试图通过这些事件中人物的表现和事后解释,来分析这一阶段村庄中的社会关系、乡土伦理,以及共同体整合原则。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干部口碑与集体认同
- 一 群众的呼声:要的是一心为集体的带头人
- 二 械斗:塑造共同体成员集体身份的仪式
- 第二节 明为集体暗为家族的“新家族主义”
- 一 迁村:大政策背景下为家族的发展谋出路
- 二 通电:为集体办实事的同时提升家族的政治能量
- 三 家族庇护与村庄共同体
- 第三节 立碑
- 第四节 建村之初道义共同体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