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贵州省儿童性侵犯状况调研报告
贵州省儿童性侵犯状况调研报告
报告字数:13125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儿童性侵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估算了贵州省儿童性侵犯事件的发生率,概括了被侵犯者家庭结构与监护、侵犯者社会身份、性侵犯行为方式与时空性、民众对性侵犯的认知及态度等方面的特征。分析了儿童自身、家庭与家长、学校与老师、社区与社会方面的可能原因。研究认为,家庭应适时开展性教育及防范侵犯教育;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应加强研究配合家庭加强实质性教育;大众传媒应积极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文化观;政府应建立健全儿童保护制度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性侵犯施害者的惩戒处罚;社会组织机构应重视对性侵犯施害者的心理干预,积极探索建立儿童遭受性侵犯后的心理干预与救济机制。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与数据来源
- (一)儿童性侵犯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设计与主要数据来源
- 二 贵州省儿童性侵犯的特点
- (一)性侵犯事件发生率、受害者家庭结构与被监护情况
- (二)性侵犯者社会身份特征
- (三)性侵犯行为方式及手段
- (四)性侵犯行为的时空性
- (五)侵犯者多与被侵犯者是熟人
- (六)性侵犯事件发生频率,曝光率与隐案率
- (七)性侵犯的防范教育与态度
- 三 儿童性侵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 (一)在儿童自身方面
- (二)在家庭、家长方面
- (三)学校、老师方面
- (四)社区、社会方面
- 四 对策与建议
- (一)加强适宜于未成年人的性教育以及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 (二)女性主义教育及文化上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 (三)保护儿童机制的完善,社会机构的全方位立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