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古代城市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
古代城市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

作者:徐勇

所属图书:城乡差别的中国政治

图书作者:徐勇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报告字数:49244字 报告页数:64页
摘要:如果说划分古代乡村社会成员的主要依据是土地占有关系的话,那么,划分城市社会成员的主要依据则是对政治权力资源的占有关系。这是由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及城市特征决定的。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城市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
  •         权力、身份、职业:社会分层的三维视野
  •         城乡交织、层位繁杂的社会成员体系
  •         官本位与等级性的政治关系
  •         政治关系的固定化和明晰性
  • 第二节 城市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
  •         城乡一体与城乡合治
  •         高度和等级性集中:城市社会与统治权
  •         延伸于社会生活基层的行政权
  •         行政权力控制下的自治因素
  • 第三节 城市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
  •         统治堡垒秩序:超稳定与强控制
  •         网络状的政权组织控制
  •         强大威慑性的军事控制
  •         严酷周密的法律控制
  •         政权干预的经济控制
  •         专制主义的文化控制
  •         军营色彩的社会生活控制
  • 第四节 城市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
  •         城市:权威象征与等级物化
  •         至高至尊的都城宫殿文化
  •         奉上与苛下的官僚精神
  •         特权与寄生的权贵意识
  •         参与与避世的士文化
  •         钱权交易与政治冷漠主义的市民心态
  • 第五节 城市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
  •         矛盾的多重性与复杂性
  •         瓦解:社会危机与统治动摇的信号
  •         激烈残酷的党派角逐
  •         极具威胁力的军人反叛
  •         富有挑战性的学生运动
  •         市民运动:来自城市底层的反抗